11月20日,在全球跨境电商知识服务中心,一场聚焦于跨境电商人才发展的盛会——跨境电商人才工作座谈会成功举行。此次座谈会由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商务局组织,中国(杭州)跨境电商人才联盟主办,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为跨境电商人才支撑做优做强。
会议汇聚了来自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商务局、跨境电商人才联盟单位、ICBE跨交会负责单位以及跨境百人会的代表,共同探讨了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行业的需求。
浙江省教育厅二级调研员王国银,杭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武长虹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杭州跨交会负责单位介绍人才对接会进展,全国大学生三创赛“跨境电商实战赛”组织单位介绍大赛情况。会上发布了备受期待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一校一品”白皮书,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参考。
王国银指出中国(杭州)跨境电商人才联盟探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一校一品”做法,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智慧和方案。浙江要推广优秀做法,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全要素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践是用跨境电商这种跨学科的行业需求来颠覆、变革传统的学院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跨境电商人才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武长虹对9月27日发布的《杭州市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中的人才政策进行解读。在生态服务赋能强基行动中指出,要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举措。具体为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推动校企“政产学研”合作,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训等,同时通过全球青年人才集聚“青荷”计划,为青年人才提供支持。在杭州市高层次人才认证方面,分配杭州市跨境电商企业人才认定名额;在外籍跨境电商优秀人才认定方面,被认定的外籍人才可申请工作签证。
浙江工商大学管工学院党委书记肖亮表示,今年跨境电商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区域发展对跨境电商的重视势必带动和要求跨境电商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明年即将迎来跨境电商发展十周年,跨境电商人才联盟需深入思考如何把握时代机遇,促进产教融合,为服务杭州打造高质量的跨境电商第一城、浙江建设数字经济的先行区域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推动浙江跨境电商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杭州)跨境电商人才联盟在2024年通过学校走访和调研,详细汇总了2024年中国(杭州) 跨境电商人才联盟合作的十四所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与特色。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
现场,杭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武长虹发布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一校一品”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浙江工商大学依托百余年深厚的“商科”办学积淀,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钱塘新区共同创办了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构建了“一核二翼三跨四化五同”的培养模式,形成了“五+”培养特色和“6+X”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境电商课程体系,涵盖了智能制造、跨境选品、平台运营、物流和供应链、数字金融、营销与推广、商务大数据分析等全链路知识。
浙江外国语学院以小语种跨境直播为特色,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学校开设了15余种小语种语言专业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商科类专业,与阿里巴巴、Wish、亚马逊、乐天等国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建设了多个跨境电商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互联网+传统产业”的“三段式”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注重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通过“产教融合、一体两翼”模式,构建了跨境电商专业群和微专业,培养复合型和创业型人才,通过与阿里巴巴、eBay等企业合作,建设了多个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出版了多本跨境电商新形态教材。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采用“双场并进,四化贯通”模式,建设了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培养跨境电商紧缺型人才。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依托阿里巴巴的企业资源,形成了企业全程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全线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国际化和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人才培养。
浙江工业大学通过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并将校内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持续投入路境电商课程开发,并面向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等不同对象和阶段进行课程开设。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一核双元四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共建“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博衍跨境电商运营工作室”,以麒麟才子订单班等平台实现校、企、生之间共建共享资源成果的合作模式。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专注于小微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实践教学和订单班模式,培养“一精多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精通店铺运营、“多会”采购、美工、客服、物流等多项技能。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三融通、四结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基本素质与职业品质相结合、社会能力与岗位能力相结合、人人教育与拔尖培养相结合以“行业化”为方向,“项目化”为措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岗课赛证”融合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学校重视国际合作,引进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文凭课程,并赴缅甸成立教培中心,打造了中国职教品牌。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企业在联合招生、联合招工、联合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探索形成了“学生一准学徒一学徒一准员工一员工”五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
湖州学院将电子商务专业转型升级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政校行企共建共管共享,致力于打造服务湖州重点产业集群的“育训赛研创服”一体化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并与跨境电商平台、行业协会、企业等合作,开展了多次跨境电商人员培训和专业人才培训。
浙江农林大学通过校企协同和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在各类竞赛上屡创佳绩,培养学生走向创新创业之路。
这些高校的共同努力,为杭州乃至全国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下一步,针对杭州跨境电商人才工作建设,武长虹提出五点要求:鼓励高校、企业积极参与即将举行的杭州国际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中的人才对接会;打响全国大学生三创赛“跨境电商实战赛”品牌;谋划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十周年主题活动;用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展会平台;并做优做实跨境电商“政产学研”合作。